安监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(1)

2010年8月新印发《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(式样)》总共37类,新增加《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》,其余文书样式有微调。
第一章 现场检查及行政处罚使用文书种类
一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现场检查
1.《询问通知书》
2.《询问笔录》
3.《勘验笔录》
4.《抽样取证凭证》
5.《现场检查记录》
6.《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》
7.《责令限期改正指令书》
8.《整改复查意见书》
9.《强制措施决定书》
10.《鉴定委托书》
11.《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表》
12.《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》
13.《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审批表》
14.《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书》
15.《案件移送审批表》
16.《案件移送书》
17.《文书送达回执》
二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行政处罚
(一)简易程序
1.《行政(当场)处罚决定书》(单位)
2.《行政(当场)处罚决定书》(个人)
(二)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 一般程序
1.《立案审批表》
2.《案件处理呈批表》
3.《行政处罚告知书》
4.《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》
5.《听证告知书》
6.《听证会通知书》
7.《听证笔录》
8.《听证会报告书》
9.《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》
10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(单位)
11.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(个人)
12.《文书送达回执》
13.《结案审批表》
三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执行
1.《罚款催缴通知书》
2.《延期(分期)缴纳罚款审批表》
3.《延期(分期)缴纳罚款批准书》
4.《强制执行申请书》
5.《文书送达回执》
四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制作卷宗
1.《案卷首页》
2.《卷内目录》
第二章 事故调查及行政处罚文书使用种类
一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调查取证
1.《询问通知书》
2.《询问笔录》
3.《勘验笔录》
4.《抽样取证凭证》
5.《鉴定委托书》
6.《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表》
7.《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》
8.《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审批表》
9.《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书》
10.《案件移送审批表》
11.《案件移送书》
12.《文书送达回执》
二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行政处罚
1.《立案审批表》
2 .《行政处罚告知书》
3 .《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》
4 .《听证告知书》
5 .《听证会通知书》
6 .《听证笔录》
7 .《听证会报告书》
8.《案件处理呈批表》
9.《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》
10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(单位)
11.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(个人)
12.《文书送达回执》
13.《结案审批表》
三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执行
1.《罚款催缴通知书》
2.《延期(分期)缴纳罚款审批表》
3.《延期(分期)缴纳罚款批准书》
4.《强制执行申请书》
5.《文书送达回执》
四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--制作卷宗
1.《案卷首页》
2.《卷内目录》
第三章 行政执法文书具体使用及注意事项
1.文书可以打印或手写,可以用黑色、蓝色笔填制,一律不得用铅笔填制。
2.确因填制错误,应当用斜横杠划去错误部分,划去部分或者改写部分应由行政相对人用指纹覆盖。
3.行政执法文书设定的所有栏目,应当逐项填写,不得遗漏和随意修改。无需填写的,应当用斜线划去。要求执法人员签名的文书,执法人员签名栏不得少于两人签名,并署名日期。
4.行政执法文书案号——
行政区划简称+文书简称+年份+序号
例:(冀)安监管立〔2010〕1号
注:
A.与旧版相比,去掉“字”和“第”。
B.年份应使用公元全称,不加“年”字,例如“2010”不得写成“2010年”或者“10”。
C.年份和序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码,序号前一律不加虚位“0”。
D.序号可以按照本单位的统一要求编写,也可以按照单位内设机构分部门编写。 例:(冀)安监管立〔2010〕执-1号
一.立案审批表
1.适用范围
行政机关按照规定和程序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初步核实,确认涉嫌违法且对此具有管辖权,需对案件进一步开展调查,向本机关负责人提出的书面审批文书。
A.只适用于行政处罚一般程序,不适用于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。
B.对同一违法行为存在若干责任主体时,应当分别立案。事故类案件可以立一个案。
C.对确需立即查处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,可以先行调查取证,并在5日内补办立案手续。
D.凡是有相关证据材料的(申诉举报材料、上级交办、下级报请或有关部门移送的材料、当事人提供的材料、已核查获取的证据等),应当将证据材料附《立案审批表》,一并呈送领导审阅。
2.案由
对案件性质的初步定性,《手册》规定了18类,照填。
3.案件来源
分五类。包括:执法检查、事故、举报、上级交办、下级报请、有关部门移送。
4.案件名称
分三类。事故类:“事故单位+事故发生月日+事故等级+事故类别+案”;
违法行为类:“违法主体+违法行为+案”;
非法行为类:“违法主体+非法行为+案”。
5.当事人
A.当事人为个人,填写全名;当事人基本情况填写性别、年龄、职务;地址填写家庭住址或居住地址。
B.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,填写单位全称;当事人基本情况填写法人基本情况。
6.案件基本情况
填写“摘要案情+初步证据材料”。
7.承办人意见
A.建议立案的,列出当事人涉嫌违反的法律、法规和规章名称,尽可能具体到条款项目,填写“建议立案”,由2名以上承办人签名。
B.建议不予立案的,要写明不予立案的理由。
C.建议移送有关管理部门的,要写明建议移送的部门名称及其理由。
8.审核意见
由处(科)室负责人审核。填写“拟同意立案”或“拟不同意立案”及其理由 。
9.审批意见
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审批。填写是否同意立案 。审批日为立案时间。
二.询问通知书
1.适用范围
行政机关在现场检查或者事故调查阶段使用,要求当事人或者证人在一定时间内前往指定地点接受询问调查。
注:制作询问通知书时,一人次一份。
2.原因
填写“办理+案件名称”
例:“因办理XX公司7.13较大危化品爆炸案”
3.携带材料
包括3类。被询问人的身份证明;单位违法的,该单位的情况证明;与案件直接相关的情况证明,如《合同书》、收据、账目等。
三.询问笔录
1.适用范围
为查明案件事实、收集证据,依法向案件当事人、见证人等进行调查询问的法律文书,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。
2.询问时间
凡进行2次以上询问的,第2次以后的询问都应当注明“第X次询问”。
3.询问人、记录人、在场人
A.询问被询问人时,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,必须持有执法证件,其中一人作询问人,另一人作记录人 。
B.如案件调查需要其他人在场的,应当填写在场人的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身份证、工作单位、职务、电话等信息。
4.告知权利与义务
询问前,应当向被询问人表明执法身份,告知其要求询问人回避的权利。
5.询问记录
A.询问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。被询问人“问”起头,被询问人“答”或“姓名”起头。
B.被询问人拒绝回答,应记录“拒绝回答”或“沉默”。
C.询问结束后,被询问人应审阅笔录,发现有误可要求修改笔录。在每个修改处,由被询问人盖指纹。
D.在笔录末尾紧接正文最后一行顶格处,由被询问人写明“以上笔录已阅”、“以上记录属实”等,并签名和注明日期。
E.在笔录末尾空白部分,由询问人注明“以下空白”。
6.询问笔录签名
A.被询问人应当逐页签名、盖章,注明日期。
B.询问人、记录人和在场人应当逐页签名,注明页码。
C.被询问人拒绝签字、盖章,应当注明情况,并由两名执法人员签名。